傳感器線纜在頻繁彎曲場景(如設備聯動、手動調整)下,內部導線易斷裂,導致信號中斷,原因主要有:一是導線為單股硬銅線,抗彎曲疲勞性能差,頻繁彎曲(≥100 次)后易出現疲勞斷裂;二是線纜彎曲半徑過?。ǎ?0 倍線纜直徑),導線承受過大彎曲應力;三是線纜內部導線與絕緣層結合不緊密,彎曲時導線相對滑動,加劇磨損;四是導線截面積過小(<0.5mm2),抗拉強度不足;五是彎曲區域長期受振動影響,加速導線斷裂。修復方法:斷開設備電源,找到斷裂線纜段,剪斷受損部分,剝去兩端絕緣層(長度約 10mm),露出內部多股導線;將導線按顏色對應擰合,采用錫焊連接,焊接點長度≥5mm,確保無虛焊;用熱縮管分別套住各導線焊接點,加熱收縮后,再用絕緣膠帶整體纏繞 3-5 層,外層套上耐磨波紋管;若斷裂位置靠近接頭,重新制作防水接頭,確保密封可靠;修復后,測試線纜導通性(通斷正常)和絕緣電阻(≥10MΩ),手動彎曲 50 次后再次測試,確保信號傳輸穩定。預防方法:選用多股軟銅線線纜(如 7×0.2mm2),其抗彎曲疲勞性能是單股線的 5-10 倍;敷設線纜時確保彎曲半徑≥15 倍線纜直徑,避免過度彎曲;在頻繁彎曲區域加裝線纜拖鏈或波紋管,減少彎曲時的摩擦和應力;選用帶加強層的線纜(如凱夫拉加強層),增強抗拉和抗彎曲能力;定期(每 3 個月)檢查彎曲區域線纜外觀,發現絕緣層開裂及時更換;預防后,線纜在頻繁彎曲場景下的使用壽命可延長至 2 年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