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機噪音增加多由機械摩擦、部件松動或軸承損壞導致,排查需按 “機械 - 部件 - 軸承" 順序進行:
故障原因排查:
機械摩擦檢查:拆除電機外殼,觀察葉片與電機端蓋是否摩擦(間隙應≥5mm),若葉片變形導致摩擦,用虎鉗校正葉片(確保平面度≤0.5mm);檢查電機軸與軸套配合間隙(應 0.1-0.2mm),若間隙過大(>0.3mm),更換軸套并調整間隙。
部件松動檢查:用扳手檢查電機固定螺栓(扭矩≥15N?m),若松動導致電機振動,重新擰緊并加裝防松墊片;檢查葉片與軸連接螺栓,若松動產生異響,擰緊后涂抹螺紋鎖固劑,防止再次松動。
軸承故障檢查:用聽診器貼近電機外殼,若聽到 “沙沙" 異響,判定軸承磨損,拆卸電機更換本安型軸承(如 608 深溝球軸承),加注高溫潤滑脂(填充量為軸承內部空間 1/3)。
解決與驗證:
部件更換后,手動轉動電機軸,確保無卡滯、無摩擦,噪音≤65dB;通電試運行電機,用噪音檢測儀測量運行噪音(應≤75dB),連續運行 24 小時,噪音無異常增加。
優化電機散熱:在電機外殼加裝鋁制散熱片(厚度 3mm),增強散熱效果,避免電機過熱導致部件變形,減少噪音產生。
排查解決后,電機運行噪音穩定在 70dB 以下,符合井下作業環境噪音要求。
48. 問:礦用本安型堵煤開關與地面監控系統采用光纖傳輸信號時,出現信號衰減嚴重、數據丟包的問題,如何解決?
答:光纖傳輸衰減多由鏈路損耗、接頭故障或設備適配問題導致,需從 “鏈路優化、接頭處理、設備適配" 三方面解決:
鏈路損耗優化:
光纖選型:將多模光纖(傳輸距離≤2km)更換為單模光纖(傳輸距離≤20km),若傳輸距離超過 5km,選用低損耗光纖(衰減系數≤0.2dB/km),減少信號衰減。
路由調整:優化光纖敷設路徑,減少彎曲次數(彎曲半徑≥30cm),避免過度彎曲導致信號損耗;遠離高壓電纜(間距≥50cm),防止電磁干擾影響信號傳輸。
接頭故障處理:
光纖接頭清潔:用無塵布蘸取光纖專用清潔劑,擦拭接頭端面(避免劃傷),去除灰塵和油污;若接頭磨損(端面劃痕深度>0.1mm),更換光纖接頭并重新熔接(熔接損耗≤0.1dB)。
接頭盒密封:檢查光纖接頭盒密封狀態,若進水導致信號衰減,更換密封膠條并填充防水密封膠,確保接頭盒防水等級≥IP67,避免潮氣影響信號。
設備適配調整:
光模塊參數:確認開關光模塊與監控系統光模塊參數匹配(波長 1310nm/1550nm、速率 100Mbps),若不匹配,更換同型號光模塊,確保信號傳輸兼容。
信號放大:若傳輸距離超過 10km,在光纖鏈路中間加裝礦用本安型光放大器,放大衰減信號(增益≥10dB),確保到達監控系統的信號強度≥-20dBm。
解決后,測試光纖鏈路衰減(應≤5dB),連續 24 小時傳輸數據,丟包率≤0.1%,滿足信號穩定傳輸要求。